中新網紹興2月19日電(記者 項菁)自2021年4月起,素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稱的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浙江紹興新昌大佛寺石彌勒像,迎30年來首次大修。經過1年多的修繕,目前已進入罩金階段,有望于今年4月向公眾開放。
石彌勒像位于“千年古剎”新昌大佛寺,于公元516年建成,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眼下,石彌勒佛像完成修復、清理、貼金等過程,步入罩金階段。修繕工程負責人丁建平告訴記者,“罩金層能對金箔表面起到保護作用,生漆特有的透色也符合大佛之前的色澤?!?/p>
記者了解到,石彌勒像上一次修繕是在1991年。由于石彌勒像依山而建,洞窟內環(huán)境比較潮濕,佛像身上容易產生冷凝水,水和灰塵結合后會對其產生一定的腐蝕。
30年過去,石彌勒像身上留下了不少“歲月的痕跡”,比如肩部和手臂出現多處裂縫、底部積水,局部表面起皮、空鼓、剝落,修繕工程刻不容緩。
據悉,2019年當地政府攜手設計單位著手編制修繕方案,2021年1月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該方案。經過前期勘探、表面清理、搭架等步驟后,整個修繕工程便從修復石彌勒像的發(fā)髻開始。
無疑,“大修”遇到不少難題,尤其是對溫度和濕度的把控。
“用生漆修復佛像表層時,傳統(tǒng)生漆工藝對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而佛像高達16.05米,所處洞窟上下溫差較大?!倍〗ㄆ教寡裕貏e是冬天氣溫低,為了保障施工進度和修繕質量,施工方采用了分層加溫方式,以控制整體溫度和濕度。
丁建平受訪時還提及,“文物安全第一”始終是修繕過程中遵循的原則,“修繕工作嚴格按照國保文物修繕要求進行,對損壞、開裂處均采用原工藝和原材料進行修復?!?完)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