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這就是中國優(yōu)勢 | 經濟優(yōu)勢(三)港珠澳大橋 —— “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6-21 15:42:09

圖

  【導語】一百年前,山河破碎,國弱家貧。一百年后,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工業(yè)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中等收入群體規(guī)模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chuàng)造出世所罕見的發(fā)展奇跡。中國經濟為何能迎難而上實現一個又一個新跨越?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span>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成為當今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梁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guī)模最龐大的橋梁,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它集橋、島、隧道于一體,全長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里程碑之作。它的建成與通車,讓粵港澳三地之間的往來更加方便了,港珠澳由此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港珠澳大橋下的秋日美景(圖 視覺中國)

港珠澳大橋下的秋日美景(圖/視覺中國)

  港珠澳大橋由海中部分主體工程、兩個口岸人工島、三條連接線組成。兩個口岸人工島分別是珠澳口岸人工島和香港口岸人工島,三條連接線分別是珠海連接線、澳門連接線和香港連接線。

  其中,海中部分主體工程總長約29.6 km,包括22.9公里主體跨海橋梁,約6.7公里沉管海底隧道以及為實現橋梁和隧道轉換而修建的東西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示意圖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示意圖

  從設計到建設,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4年。它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guī)模最龐大的橋梁,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謂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

  · 最長跨海大橋:集橋、島、隧于一體,全長55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打破世界同類型橋梁“百年慣例”;

  · 最長鋼結構橋梁:港珠澳大橋僅主梁鋼用量就達到42萬噸,相當于10座鳥巢或者60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 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海底隧道全長5664米,由33節(jié)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預留30萬噸級航道,沉管隧道最大埋深40多米,是世界第一次嘗試沉管深埋,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做到了沉管隧道“滴水不漏”;

  · 最大沉管隧道: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jié)巨型沉管管節(jié)組成,每個標準沉管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重約80000噸,是迄今世界最大體量的沉管;

  · 最大斷面的公路隧道:大橋珠海連接線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是世界上最大斷面的公路隧道;采用雙向六車道設計,全長2741米,由海域人工島明挖段、口岸暗挖段以及陸域明挖段三種不同結構的隧道連接而成;

  · 最精準“深海之吻”:數萬噸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處無人對接,對接誤差控制在2厘米以內,被喻為“海底穿針”;

  · 最大橡膠隔震支座:自主研制出長1.77米,寬1.77米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承載力約3000噸,堪為港珠澳大橋抵抗16臺風、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安裝一枚“定海神針”;

  · 世界首創(chuàng)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一次性把直徑為22米的120個巨型鋼圓筒插入海底,在中間填土一次成島,創(chuàng)造221天筑成兩島紀錄,比傳統(tǒng)拋石圍堰工法施工效率提高近五倍,且最大限度地減小了對海洋環(huán)境的污染。


   當今世界最具挑戰(zhàn)性的工程   

  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wèi)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有人評價,它是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由于大橋主體工程集橋、島、隧于一體,面臨諸多世界級技術挑戰(zhàn),包括海中快速成島、隧道基礎處理與沉降控制、隧道管節(jié)沉放對接、大規(guī)模工廠化制造、海上埋置式承臺施工、水下結構止水等。港珠澳大橋究竟是怎樣建成的?這背后有著什么樣的科技支撐呢?

  兩島一隧的提出

  早在大橋尚在設計階段時,就面臨既要保障珠江口伶仃洋主航道繁忙時候超過4000艘輪船的絕對暢通,同時還要保證所在海域附近香港機場每天1800多架航班的正常起降的“硬門檻”。

  為了克服這兩點,港珠澳大橋設計團隊提出了一個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方案:建造東西兩個人工島,修建一段海底隧道,將隧道與大橋連接起來。

圖為港珠澳大橋資料照片。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圖為港珠澳大橋資料照片。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島隧工程是我國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唯一的深埋隧道。作為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工程,施工條件極為復雜,極具挑戰(zhàn)性,沒有經驗可以借鑒。

  在這種情況下,“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這一在世界范圍內都屬首創(chuàng)的新技術被正式提出。根據設計,120個巨型鋼筒被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然后在中間填土形成人工島。

  海底沉管隧道

  快速成島的同時,項目團隊在珠海牛頭島建起了世界最大的沉管預制廠。從2012年5月管節(jié)預制開工,到2017年3月,兩條生產線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澆筑出33個巨型沉管和一個最終接頭。

  每個標準沉管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重約80000噸,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沉管,排水量超過一艘中型航母。

  這些沉管在牛頭島建造完成后,運至計劃海域沉入海底,穿越淤泥質土、粉質粘土及砂層等不同特性的多種地層,進行精準對接安放,組成港珠澳大橋6.7公里長的海底隧道,并實現無一處漏水。

港珠澳大橋示意圖 視覺中國 圖

港珠澳大橋示意圖 圖/視覺中國

  “搭積木”拼裝出大橋

  港珠澳大橋像“搭積木”一樣拼裝出來。先在工廠里把橋墩、橋面、鋼箱梁、鋼管樁等生產出來,等到伶仃洋風平浪靜時再組裝起來,首次實現“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建設理念。

  伶仃洋上多臺風,為了趕在臺風來臨前完成施工期,建設團隊在國內首次采用多工法、不對稱、多塔斜拉橋的施工控制技術,完成世界首次3100噸巨型鋼索塔整體施工。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中新社記者 麥尚旻 攝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中新社記者 麥尚旻 攝


   5G賦能,邁向數字化指日可待   

  在大橋上通行,你隨時可以來一場高清視頻直播——2020年7月,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完成,通過運營商的網絡驗收測試,網絡平均速率達到1000M/S。

  5G網絡全覆蓋為大橋開展沉浸式觀光游覽、高清人臉識別等應用奠定堅實的網絡基礎。同時,5G技術在港珠澳大橋上的應用,也將助力港珠澳大橋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數字化大橋。

這是港珠澳大橋景色(2020年9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這是港珠澳大橋景色(2020年9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日前,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科研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項目引入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建立數字化大橋數據標準及技術方法體系,構建智能化運維平臺。

  “港珠澳大橋橋-島-隧全生命周期業(yè)務協同互聯數據標準體系”將大橋120年全壽命周期內所有運維業(yè)務流程化、標準化,建立四大類33項信息數據統(tǒng)一的交換標準。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說,研究成果將提升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運維水平,降低大橋全生命周期維養(yǎng)成本,延長大橋使用壽命。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qū)高質量發(fā)展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后,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的人流、車流、物流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粵港澳大灣區(qū)內要素流動得到極大便利,發(fā)展空間更加廣闊。

旅客排隊通關。港珠澳大橋邊檢站供圖

旅客排隊通關。港珠澳大橋邊檢站供圖

  位于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的跨境電商作業(yè)場所,2020年7月正式開始運營,成為全國首個直通香港、澳門的跨境電商通關場站。出境物流貨車從這里出發(fā),3分鐘內即可完成邊檢查驗,30分鐘抵達香港機場,1小時內可達香港葵涌碼頭,15分鐘內可達澳門機場。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zhàn)略。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有利于三地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有利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區(qū)綜合競爭力,對于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全面推進內地、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義。

  港珠澳大橋是第一個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運輸基建項目,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之最,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港珠澳大橋的影響輻射范圍將以粵港澳三地為中心,輻射至珠三角、內陸地區(qū)乃至世界。將助力帶動產業(yè)合作和經濟結構升級,推動粵港澳三地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粵港澳大灣區(qū)的高質量發(fā)展。


  綜合自中新網、央視網、人民網、海外網、廣州日報、澎湃新聞、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四川日報、北京晚報、羊城晚報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