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藏族姑娘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傳承民族服飾 助力“打工村”變“共富村”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社會綜合      2023-08-14 09:23:45

中新網香格里拉8月13日電 (記者 陳文韜)在云南德欽縣的一家藏族服裝店內,一位藏族姑娘正在向顧客介紹一款藏族服飾,店內琳瑯滿目的藏裝擺放整齊,來往的客人絡繹不絕。

德慶縣桑卓民族服飾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春花。 陳文韜 攝

這位藏族姑娘正是德慶縣桑卓民族服飾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春花。她的家鄉(xiāng)是位于德欽縣域深處、依山而建的巴東村。多年前,這里絕大多數村民選擇外出打工,巴東村也一度成為遠近聞名的“打工村”。

從小就對藏族傳統服飾情有獨鐘的春花,看到家鄉(xiāng)雖然地處偏遠,人均耕地少,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姐妹里其實有很多是制作傳統服飾的“能工巧匠”。因此在2017年,她毅然決然辭掉原本的工作,在巴東村創(chuàng)辦公司,開始經營藏族服飾。

春花對員工進行傳統民族服飾技能培訓。(受訪者供圖)

據春花介紹,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她發(fā)現由于藏族服飾生產公司少,進貨渠道狹窄,服飾做工粗糙、面料普通,卻價格高昂。因此,春華決定改革:建立生產車間、引進先進自動化設備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品質、創(chuàng)新改良藏服款式、組建線上銷售團隊拓展銷售渠道……從繼承傳統到勇于打破傳統改良創(chuàng)新,春花從老輩人手中接過了傳承民族服飾技藝的接力棒。

“在廠里一年多,我的收入變多了,同時也更加深入了解了藏族服飾、藏族文化,也得到了很多外出學習的機會。”公司員工雪郡說道。從小作坊時期的17人發(fā)展到目前的52人,春花的公司發(fā)展得越來越好,品牌也有了一定知名度,2022年營業(yè)額520萬元,員工月平均工資達4000元。

春花指導員工。(中新網記者 陳文韜 攝)

公司的持續(xù)經營也帶動了巴東村當地經濟的發(fā)展,當年的“打工村”,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共富村”。未來,春花將在做好民族服飾傳承的同時,持續(xù)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我一開始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并沒有太多想法,但是現在看到巴東村村民們生活狀況、精神狀態(tài)得到改善,我覺得當初的選擇,是值得的?!?/p>

文章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姚思寒
熱門評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