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認真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相遇瑞金·遇‘踐’青春數字興鄉(xiāng)”隊前往江西省瑞金市,本著傳承紅色基因的初心,走進瑞金當地,擦亮紅色名片,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追尋革命腳步,重溫紅色歷史
毛澤東關心群眾疾苦,面對沙洲壩人民缺水的問題,他親自帶領紅軍戰(zhàn)士為鄉(xiāng)親們挖了一口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石碑上的字里行間是沙洲壩群眾對毛主席的愛戴。實踐隊隊員們體驗了打紅井水和品嘗紅井水,從中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堅持走群眾路線的好作風。
(圖為實踐隊隊員體驗打紅井水)
接著,實踐隊來到二蘇大會址旅游區(qū)。實踐隊隊員們通過四周墻壁上的圖文介紹了解到,整個“二蘇大”禮堂外形的造型為8個角,從高空俯視,像一頂紅軍的八角帽,毛澤東就是在這場會議中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隊員們重走防空洞,盡管里面一片漆黑,卻依然能感受到先輩們早年革命的不易。
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實踐隊視線就被燙金的大字“人民共和國從這塊走來”所吸引,它無聲的告訴大家“新中國就是這里誕生”!參觀完博物館,實踐隊深刻地認識到當年中共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們身上的蘇區(qū)精神將穿越歷史被世人傳遞。而實踐隊隊員也力圖通過數字化,將紅色文化永恒地傳遞下去。
(實踐隊隊員于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合影)
走訪瑞金企業(yè),推廣紅色資源
實踐隊參訪吃水不忘挖井人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鐘丹鳳女士熱情地接待了實踐隊隊員。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隊員們了解到紅井水在包裝和宣傳上的困境,包括市場吸引力和推廣力不夠等的問題。實踐隊提出以數字化的結合設計出新的紅井水包裝,打開更大的消費市場,實現更多的市場群體覆蓋。這得到了鐘丹鳳的認可,她表示愿意和實踐隊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實現企業(yè)的“再創(chuàng)新”。
“要長壽吃牛肉,要健康喝牛湯”。實踐隊走進當地有名的瑞金牛肉湯店。店面負責人鐘新發(fā)生是贛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牛肉湯唯一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向實踐隊隊員們講述了牛肉湯的誕生背景和湯面特點等。在采訪中,鐘新發(fā)生表露了對瑞金革命歷史的深切情愫,也激勵著實踐隊隊員堅定地推廣紅色故事的信念。
(瑞金牛肉湯店負責人鐘新發(fā)生與實踐隊交流)
來到沙洲壩鎮(zhèn)官山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楊水發(fā)生向實踐隊介紹,沙洲壩鎮(zhèn)官山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經過17年的發(fā)展,果業(yè)日益繁榮,但目前在數字化上的應用還有所缺乏。實踐隊表示,正如楊水發(fā)生所期望,團隊將對蜜橘包裝進行創(chuàng)新,將瑞金紅色故事數字化方式融入,并帶動該果業(yè)的發(fā)展。
參訪瑞金村委,感受紅色脈絡
官山村的紅色底蘊深厚,在蘇區(qū)時期為中國革命和蘇區(qū)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講解及圖文瀏覽相結合的方式,實踐隊了解到官山村的村容村貌以及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官山人民捐錢捐物,參軍參戰(zhàn),更有“八子參軍”的故事廣為流傳。隊員們聽后倍受激勵,大家的內心激起為祖國的建設事業(yè)奉獻的熱情。
(實踐隊隊員聽講“八子參軍”的紅色故事)
經過幾天的實地調研,實踐隊隊員們表示感受頗多。隊員劉森林表示,無論是參觀紅色景點還是走訪當地企業(yè),都讓他深深地被瑞金當地文化深深地觸動到,這也為他接下來的實踐成果設計提供了不少新思路。
撰稿:相約瑞金·遇“踐”青春數字興鄉(xiāng)隊 林藝 吳雅婧 張穎凡
攝影:相約瑞金·遇“踐”青春數字興鄉(xiāng)隊 葉琳
來源:中華網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