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周年,臺灣地區(qū)再度成為全球焦點,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批評美國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民進黨當局只告訴民眾“臺灣被全世界看見”,卻不敢警示戰(zhàn)爭的風險。中美對抗格局下,臺海和平的機遇正在流失,兩岸能否抓住最后希望,或許只剩這一年的時間。
過去半個月內,美方與蔡當局頻繁的政治互動,不過顯露雙方對臺海情勢與臺灣內部政治的焦慮感,民進黨趁機大內宣,夸口所謂“臺美關系”“升級”、“突破”,究其實,不過是在美國一中政策架構內打擦邊球。
去年佩洛西竄臺后大陸的軍事動作,的確改變了臺海戰(zhàn)略力量的對比格局,也在國際社會產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合縱連橫,但大陸對和統的終極目標仍有自信,堅持“和平統一”方針不變,疫情解封后不斷對臺釋出善意,兩岸關系暫時可望舒緩,但中美對抗日益激化,臺海軍事沖突風險隨時可能升高。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俄烏止戰(zhàn),中美找到和平競爭的共同交集,臺海就可以安定。中國大陸的“和平方案”在國際社會獲得正面反應,只有美國提出質疑。
大陸愿意恢復兩岸民間交流、重啟尊重兩岸既有合作機制,希望兩岸能夠加強經貿、社會聯結,延續(xù)和平發(fā)展的格局,不恰好說明反而是北京在實踐“和平保臺”嗎?大陸為了避免兩岸兵戎相見、防止國際因素破壞兩岸和平的種種行為,民進黨當局和綠營名嘴、網紅無感嗎?
當然,大陸不可能改變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的前提,也不可能與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對話,但假如兩岸可以在非政治性的交流、經貿、治安事務上擱置爭議、務實溝通,甚至展開合作,這至少有助于度過最近這一年的高危險期。
如果兩岸都不想讓臺灣地區(qū)變成烏克蘭,大陸大力開放兩岸交流、恢復事務性溝通,蔡當局應落實“依據《兩岸人民關系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的承諾。若逆向繼續(xù)“抗中”,珍惜和平的臺灣民眾必起而反對。(臺灣《旺報》)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