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志超 中華經濟與金融協(xié)會副秘書長
大陸于5月31日宣布,中止ECFA早收清單的134項關稅減讓,由于中止項目范圍甚廣,許多人開始擔心大陸是否會全面取消ECFA,一旦發(fā)生,脆弱的農產品將首當其沖。
在短短半年間,大陸已經就早收清單貨品,中止二波關稅減讓,此次無論涉及產業(yè)、貨品數(shù)量與影響規(guī)模,均較上次大幅擴大。從關稅減讓項目而言,二波共有144項,看似不多,僅占早收的577項中的25.85%;惟倘從2023年臺早收貨品出口規(guī)模157.82億美金來看,二波金額約達118億美金,占了早收規(guī)模的74.77%。易言之,去年四分之三早收出口金額的優(yōu)惠關稅均已被取消。
所幸受沖擊的產業(yè)早就展開因應對策,如擴大全球布局,或將部分產能移轉至大陸,早收的出口規(guī)模已大幅減少,波及相對有限。不過農產品深受距離與消費習慣的影響,不易移轉市場,若全面取消優(yōu)惠關稅,影響將更甚于其他產業(yè)。
由于兩岸距離近,航運相當密切,臺灣農漁產品采收后,不到一天就可以運抵廈門或廣東,數(shù)天內就可以送到大陸各地。加上飲食習慣相近,以及購買力強,臺灣高質量農漁產品深受大陸消費者的喜愛。
2005年連戰(zhàn)推動和平之旅,促進15種臺灣水果享有零關稅與快速通關措施優(yōu)惠。接著2010年6月兩岸簽署ECFA,早收清單中有18項農漁產品,自201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逐漸降至零關稅。取消關稅之后,農產品對大陸出口快速成長。
2006年對大陸出口金額,占臺農產品總出口比重首次超越一成,使得大陸長期居臺最大農產品出口地,2018年與2019年出口達到高峰12.7億美金,出口比重23%,幾乎為農產品出口的四分之一。
可惜兩岸敵意螺旋持續(xù)上升,之后出口金額開始衰退。2021年大陸海關多次檢出臺灣主要農產品帶有介殼蟲等有害生物,或禁用藥物,因而暫停鳳梨、釋迦與蓮霧等水果以及石斑魚等漁產品進口。2022年美國聯(lián)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大陸宣布暫停未完成產品注冊的100多家臺灣食品,與柑橘類、冰鮮白帶魚與冷凍竹莢魚進口。去年對陸出口僅剩5億美金,不到高峰期2019年的四成(39.35%)。
當然臺當局也試圖強化其他國家的出口,例如以“自由鳳梨”或“民主鳳梨”之名,積極將鳳梨銷往日本,然僅有短期效果,2022年農產品出口金額成長11%,達8.6億美元;去年就暴跌16%,出口只剩7.2億美元,非但無法彌補大陸失去的市場,連對日出口都創(chuàng)下14年新低,回到2009年水平,拖累總出口跌破50億美金。
面對大陸驗出臺灣農產品的檢疫問題,臺農業(yè)主管部門不設法排除障礙,還甩鍋給大陸,指責其政治操作,揚言向WTO提出申訴,至今卻只提出毫無效果的“關切”,農產品解禁遙遙無期。唯獨釋迦與石斑魚靠著地方政府、在野黨與農業(yè)團體等努力,始能恢復出口。
未來四年兩岸關系難以改善,大陸全面廢除ECFA早收清單的可能性大增。以大陸市場為主的農產品,應及早規(guī)劃因應對策,開發(fā)農產品深加工產業(yè),如水果酒、膠原蛋白等高附加價值產品,以降低其沖擊。(臺灣《聯(lián)合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