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香港是我家——“洋師傅”跨越7371公里 到香港做詠春“點燈人”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新聞 > 港澳新聞      2023-01-17 09:11:54

中新社香港1月16日電 題:香港是我家——“洋師傅”跨越7371公里 到香港做詠春“點燈人”

中新社記者 戴小橦

在廣告單頁上看到中國武術(shù)宣傳,被葉問入室弟子徐尚田的中國功夫所折服,從悉尼只身來到香港學習地道詠春拳。香港詠春學校Mindful Wing chun創(chuàng)辦人Nima King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被問及來香港的緣由,過往的記憶就此翻涌而來。

“應(yīng)該是2003年,師父徐尚田到悉尼宣傳詠春拳,有一個機會給現(xiàn)場觀眾上臺體驗,我很幸運地被選到。我信心滿滿,我當時是個21歲的壯小伙,而師父卻是一個70多歲的瘦老頭,可是沒想到他會有那么大力量,一出招幾乎要把我撞擊到地板上,好像在香港電影中看到的那樣,當即我就決定要跟隨他到香港學功夫,盡管我一句中文也不會。”

聽起來,這好像是一個比戲劇還戲劇性的故事,“一切都是緣分。”在Nima看來,當年這個倉促之間的“草率決定”不僅將他帶到香港,更改變了他的人生?!皫煾附淌诘娜ㄓ柧殯]有急速的搏擊術(shù),一開始要求我們站住不動,完全放松肌肉的同時立正背脊,通過意識推動所有動作,達至功夫的最高境界——‘念力’程度。我慢慢理解到詠春不僅是一門武術(shù),更像一種生活方式,從身體的動作達至精神的修煉?!痹谶@之前的許多年里,Nima從來不覺得詠春和人的精神世界會有任何聯(lián)系。

“我很小的時候,差不多14歲就開始在悉尼學詠春,后來在俱樂部工作,當時只是覺得這門功夫很有用,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剛到香港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將要面對的是香港電影中演繹的那種功夫訓練,以大量搏擊對打和實戰(zhàn)技巧為主,再加上一些高度復雜以及不可外傳的內(nèi)家功夫心法?!?/p>

然而,當他真正進入詠春武術(shù)天地,探求中華武術(shù)精髓之后。他說:“無論生理、心理及情緒各方面的健康情況都有明顯變化,幫我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讓我能坦然面對父親和妹妹的意外去世,師父也像我的父親一樣關(guān)心我,讓我切切實實地享受每一刻的生活,積極地面對生活?!?/p>

他談起師父徐尚田,“我們很親密,就像一家人?;旧现灰獛煾冈谌^的時間都能看到我,我跟著師父每天6小時無間斷地練了9年,直到他去世。”亦父亦師,Nima說,師父徐尚田把詠春“內(nèi)涵”這份珍貴的禮物送給他,他惟一能回報的就是把這份精神傳播開去,讓更多人傳承詠春武術(shù)精髓。

“師父說過,最好的練習是去教別人,教學,是教授也是學習。”Nima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在他創(chuàng)辦的拳館上,“剛開始我們是在沙灘、街邊空地教課,后來開始辦學校,學生只有不到10個人,一天我只能吃得起一餐,頭兩年所賺的錢也不過剛剛夠支付租金和訓練?!睅捉?jīng)奔波和努力,現(xiàn)在,學校在香港有200個學生,還有900多個學生通過網(wǎng)上形式跟著他學習?!艾F(xiàn)在這是香港最大規(guī)模的功夫?qū)W校,香港也成了我第二個家,我在這里認識我的中國妻子,我們的孩子也在這里出生、長大?!?/p>

愛看電影的他,記得《一代宗師》這樣一句臺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Nima說,希望自己也是這樣的“點燈人”,不僅傳承詠春,更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香港的年輕一代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武術(shù),把它發(fā)揚光大。(完)

文章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徐亞旻
聚焦港澳
港澳時評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