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五四大街上,有一座紅磚砌筑、紅瓦鋪頂?shù)睦鲜綐欠浚藗兞晳T稱它為“紅樓”。從這座樓前經(jīng)過的行人都會放慢腳步,向它頻頻回望,甚至久久凝視。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重要坐標,這座紅樓被賦予了象征意義,也點亮了中國的顏色。
這座紅樓里,激蕩起馬克思主義的聲音
這是北大學生賀廷珊的一份試卷:“試論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要義并其及于現(xiàn)代史學的影響”。這篇在李大釗指導下完成的答卷,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對各種唯心史觀作了批判,并論述了馬克思發(fā)現(xiàn)唯物史觀的重大意義。李大釗給這份答卷打了95分。
1918年初,李大釗出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紅樓投入使用后,北京大學圖書館搬入紅樓。在位于紅樓一層東南角的圖書館主任室,李大釗撰寫了《庶民的勝利》、《Bolshevism的勝利》等著名文章,滿懷豪情地預言:“試看將來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主持下的北大圖書館,不僅是進步思想交流的一個重要場所,而且也成為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中心。
李大釗比較早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而不是抽象的學理和不變的教條,研究馬克思主義必須研究它“怎樣應用于中國今日的政治經(jīng)濟情形”。同時他認為,“社會主義的實現(xiàn),離開人民本身,是萬萬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他重視工人階級在革命中的先鋒作用,重視農(nóng)民在革命中的主力軍作用,當思想條件和組織條件逐漸成熟的時候,他毅然提出了應該組織一個“強固精密”的統(tǒng)一的“勞動家政黨”即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張。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fā)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chǎn)黨組織。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宣告成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他“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和留下的思想遺產(chǎn)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jīng)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
從這里出發(fā),一代偉人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
1918年,一位面容清秀的年輕人風塵仆仆來到北京,也走進了紅樓,他就是來自湖南、日后改變中國命運的毛澤東。他每天從景山東街三眼井胡同出發(fā),步行到剛剛落成的沙灘紅樓一層的第二閱覽室,登記新到報刊和閱覽人的姓名,管理十五種中外文報紙。置身于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陣地,毛澤東說,自己“在國立北京大學當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就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fā)展”。
青年毛澤東轉變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則是1919年底第二次到北京的時候。在《西行漫記》里,毛澤東回憶道,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于俄國的書。我熱烈地搜尋一切那時候能找到的中文的共產(chǎn)主義文獻。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歷史的最正確解釋,從此以后,從沒有動搖過。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論上——某種程度地也在行動上——我成了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從紛然雜陳的各種觀點和路徑中,經(jīng)過反復比較和鑒別,毛澤東同志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毛澤東同志始終都矢志不移、執(zhí)著追求。
這場偉大愛國運動,“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
對于紅樓來說,1919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民族危難之際,北大學生挺身而出,聯(lián)合北京各大高校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尋求救亡圖存之路。“亡國了,同胞起來呀!”學生運動很快得到了工商界的支持。上海工人開始大罷工,中國工人階級作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這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
對于五四,毛澤東同志曾這樣寫道:“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p>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斗爭狀況,實現(xiàn)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經(jīng)過五四運動洗禮,越來越多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歷史掀開了嶄新一頁。
記者手記:
旗幟就是信仰,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旗幟就是力量。一百年滄海桑田,一百年波瀾壯闊。歷史深刻見證: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奇跡。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chǎn)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有了馬克思主義,有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有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磅礴力量,我們的民族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偉大復興!
來源:求是網(wǎng)
采寫:閆玉清 徐輝冠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skhuanbao.cn